
本研究提供天下篇這一把金鑰—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可以開啟漆園的神奇世界,更可據以盱衡道家者流的原始與要終。再者,推斷天下篇初稿 乃莊周晚年所完成,並非荀卿「序列著數萬言」,後來闌入莊書成為「天下篇」者,按荀子著書態度之嫉濁激憤,究竟與莊子天下篇之「莊語」迥異其趣。
另外,再論天下篇所傳正是道家的思想,毋庸置疑;而「惠施多方」以下是否屬天下篇問題,但須質之二事,便可迎刃而解。一則,惠施的方法論,乃百家學術 共享的資源,名學自然成為當時的顯學;再則,揆諸史乘(如國策﹑呂覽),知惠施忠君輔政,愛惜民力與官費,以至懷抱氾愛萬物的高度理想,莫非與古道術「以 仁為恩」相毗鄰﹖此所以天下篇以惠施作結,其章法佈局,更見深閎矣。
最後,揭示天下篇影響後世至深且鉅者,舉其犖犖大端,則莫先乎「內聖外王之道」此一名義。蓋中國之一切學術,一切思想,稽考前言往行,大率歸本內聖外王而取精用宏。
本書特色
★天下篇屬《莊子‧雜篇》,為《莊子》最後一篇,旨在評論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同時也是瞭解先秦思想及歷史的參考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是百家爭鳴前,也就是道術尚未為天下分裂的較早時期,是瞭解我國哲學思想重心及其基本關懷的重要作品。
★莊子天下篇本是一部南華真經的具體而微,同時也是一幅先秦學術、百家思想發榮滋長的卷軸,一派百川灌河的瓌瑋氣象。
緒論1
第一章天下篇之地位9
第一節天下篇在莊子書中之地位9
一、特出於外雜篇中9
二、不僅與寓言篇同功11
第二節天下篇與莊子書之關係12
一、與內七篇相得12
二、與外雜篇相發16
第三節天下篇在道家以及諸子中之地位28
一、綜貫道家學說28
二、涵蓋百家思想36
第二章天下篇之作者暨其產生時代45
第一節作者問題之討論45
一、莊子本人所撰45
二、莊子門人、後學所為53
三、深於道之儒者所作及其他56
第二節作者及其時代之商榷59
一、自此篇之思想特質觀察──為道家60
二、對此篇為儒家或荀卿所作之質疑65
三、自此篇批評方式及文體組織等觀察──實出莊子70
四、自此篇之產生時代觀察──當莊子晚年77
第三章天下篇之分析與比較83
第一節天下篇立論所自及有關問題之分析83
一、此篇立論所自83
二、此篇出現之問題88
第二節注家所見天下篇之分析97
一、義理方面97
二、文章方面102
三、校勘方面107
第三節第三節天下篇與周末、秦漢間各家論列諸子之比較112
一、天下篇與荀子非十二子篇112
二、天下篇與韓非子顯學篇116
三、天下篇與淮南子要略篇118
四、天下篇與司馬談論六家要指120
五、天下篇與漢書藝文志諸子略122
第四章天下篇對後世學術思想之影響129
第一節「內聖外王」觀念之形成129
一、「內聖外王之道」釋義(附圖表)130
二、晚周以後儒法各家「內聖外王」之觀念135
三、邵康節「內聖外王」之觀念139
四、王船山「內聖外王」之觀念141
五、其他147
第二節若干謬誤之澄清149
一、揭櫫「恣縱不儻」思想之真義150
二、可證莊子思想具有科學精神153
結語157
參考書目擧要161
asnd
緒論1
第一章天下篇之地位9
第一節天下篇在莊子書中之地位9
一、特出於外雜篇中9
二、不僅與寓言篇同功11
第二節天下篇與莊子書之關係12
一、與內七篇相得12
二、與外雜篇相發16
第三節天下篇在道家以及諸子中之地位28
一、綜貫道家學說28
二、涵蓋百家思想36
第二章天下篇之作者暨其產生時代45
第一節作者問題之討論45
一、莊子本人所撰45
二、莊子門人、後學所為53
三、深於道之儒者所作及其他56
第二節作者及其時代之商榷59
一、自此篇之思想特質觀察──為道家60
二、對此篇為儒家或荀卿所作之質疑65
三、自此篇批評方式及文體組織等觀察──實出莊子70
四、自此篇之產生時代觀察──當莊子晚年77
第三章天下篇之分析與比較83
第一節天下篇立論所自及有關問題之分析83
一、此篇立論所自83
二、此篇出現之問題88
第二節注家所見天下篇之分析97
一、義理方面97
二、文章方面102
三、校勘方面107
第三節第三節天下篇與周末、秦漢間各家論列諸子之比較112
一、天下篇與荀子非十二子篇112
二、天下篇與韓非子顯學篇116
三、天下篇與淮南子要略篇118
四、天下篇與司馬談論六家要指120
五、天下篇與漢書藝文志諸子略122
第四章天下篇對後世學術思想之影響129
第一節「內聖外王」觀念之形成129
一、「內聖外王之道」釋義(附圖表)130
二、晚周以後儒法各家「內聖外王」之觀念135
三、邵康節「內聖外王」之觀念139
四、王船山「內聖外王」之觀念141
五、其他147
第二節若干謬誤之澄清149
一、揭櫫「恣縱不儻」思想之真義150
二、可證莊子思想具有科學精神153
結語157
參考書目擧要161
緒論1
第一章天下篇之地位9
第一節天下篇在莊子書中之地位9
一、特出於外雜篇中9
二、不僅與寓言篇同功11
第二節天下篇與莊子書之關係12
一、與內七篇相得12
二、與外雜篇相發16
第三節天下篇在道家以及諸子中之地位28
一、綜貫道家學說28
二、涵蓋百家思想36
第二章天下篇之作者暨其產生時代45
第一節作者問題之討論45
一、莊子本人所撰45
二、莊子門人、後學所為53
三、深於道之儒者所作及其他56
第二節作者及其時代之商榷59
一、自此篇之思想特質觀察──為道家60
二、對此篇為儒家或荀卿所作之質疑65
三、自此篇批評方式及文體組織等觀察──實出莊子70
四、自此篇之產生時代觀察──當莊子晚年77
第三章天下篇之分析與比較83
第一節天下篇立論所自及有關問題之分析83
一、此篇立論所自83
二、此篇出現之問題88
第二節注家所見天下篇之分析97
一、義理方面97
二、文章方面102
三、校勘方面107
第三節第三節天下篇與周末、秦漢間各家論列諸子之比較112
一、天下篇與荀子非十二子篇112
二、天下篇與韓非子顯學篇116
三、天下篇與淮南子要略篇118
四、天下篇與司馬談論六家要指120
五、天下篇與漢書藝文志諸子略122
第四章天下篇對後世學術思想之影響129
第一節「內聖外王」觀念之形成129
一、「內聖外王之道」釋義(附圖表)130
二、晚周以後儒法各家「內聖外王」之觀念135
三、邵康節「內聖外王」之觀念139
四、王船山「內聖外王」之觀念141
五、其他147
第二節若干謬誤之澄清149
一、揭櫫「恣縱不儻」思想之真義150
二、可證莊子思想具有科學精神153
結語157
參考書目擧要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