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糾結一起的,不只是歲月。
那些流亡的、深愛的、生的、死的、
愧疚的、恐懼的、如影隨形的……
將所有的悲歡離合,沉重的輕輕放下。
★第十屆雲門流浪者計畫獲選者,在旅途上,對人生最真摯的告白。
若你做了夢,當你清醒時不要告訴任何人。
而是去找一條河流訴說,夢就會隨著河流遠走。
於是,我獨自走到了河邊,告訴她,一切。
別離,是生命中的禮物
面對人生,我總習慣用逃避的方式,往不是出口的地方躲。
我弄不清我要什麼,只能依循不想受傷的本能,往未知跑去。
幾年下來堆疊的各種人生故事,早已與我的生命交融在一起。
多年後,才能鼓起勇氣,把被我拋棄的
生命中的每個片段,一個一個撿回來。
並且誠實的與被我每到一個地方生活,
就習慣留下某個部分悲傷的我的影子對話。
我穿越無數邊境,走一條回家之路,
修補那與生俱來不完整的靈魂……
──夏河靜
皆當別離
獻給離散之人
夏河靜藉由旅程中的經歷,回顧自己人生中欲逃避的悲傷、挫折、無法承受的失去,甚至是幸福,終至能夠直視,坦然接受過往的錯誤。
這是她告別傷痛之書,也是一部關於流亡者、在邊境模糊地帶生存者、急速消逝族群的作品,說一個已被遺忘的故事。
她曾在泰緬邊境、印度、雲南投身移工教育與社區發展工作多年,認識一些流亡藏人與緬甸移工,聽到太多人訴說想回鄉卻迫於政治或經濟因素無法如願。夏河靜開始想代替他們回家,代替他們探望年邁的父母、留在西藏的孩子……。迫於中國監控,她甚至不能替他們帶封家書,只能佯裝路上偶遇,交換短短兩句:「他好嗎?告訴他我們也很好。」這剎那的擦肩而過,交換了一輩子的親情思念。看來輕盈的會面,卻負載著生命的無盡重量。
這趟旅程中,夏河靜自己亦有三名親友辭世,她探訪了許多缺席者的人生,自己卻也在親友生命裡缺席了。一路悲思,直到親睹天葬儀式才釋放:「我終於學會告別。」
推薦序 難以轉身的動人告別 鍾文音
推薦序 有了裂縫,才有光 吳文軒
自 序 皆當別離 夏河靜
輯一 邊境
左眼
阿晴
洄游(上)
洄游(下)
病隙碎語
卑賤的媒人
餓鬼
無名寺
廢墟
女伴
金牙
說書人
襤褸
輯二 拉薩
小徑
被留下來的人
不存在的人
臍帶
父子
一方
悼魂
重生
asnd
推薦序 難以轉身的動人告別 鍾文音
推薦序 有了裂縫,才有光 吳文軒
自 序 皆當別離 夏河靜
輯一 邊境
左眼
阿晴
洄游(上)
洄游(下)
病隙碎語
卑賤的媒人
餓鬼
無名寺
廢墟
女伴
金牙
說書人
襤褸
輯二 拉薩
小徑
被留下來的人
不存在的人
臍帶
父子
一方
悼魂
重生
推薦序 難以轉身的動人告別 鍾文音
推薦序 有了裂縫,才有光 吳文軒
自 序 皆當別離 夏河靜
輯一 邊境
左眼
阿晴
洄游(上)
洄游(下)
病隙碎語
卑賤的媒人
餓鬼
無名寺
廢墟
女伴
金牙
說書人
襤褸
輯二 拉薩
小徑
被留下來的人
不存在的人
臍帶
父子
一方
悼魂
重生
夏河靜
世新大學平面傳播科技學系攝影組畢業。出生、成長於城市裡的一個平凡勞工家庭,小時候有一半時間在沒落小漁村的外婆家穿梭玩耍,聆聽海浪的聲音。
長大後,越過無數個邊境尋找自我。曾經在泰緬邊境投身於緬甸移工教育,擔任印度達蘭薩拉流亡藏人社區華語師資班培訓講師,以及參與中國雲南麗江山區學校與社區發展工作。
雲門舞集第十屆流浪者計畫獲選者,用一年的時間,走訪流亡藏人與緬甸移工友人日夜思念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