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 YES24 百大暢銷書/
美國 IPSP 睡眠訓練師的「嬰幼兒好眠全攻略」!
帶你依照孩子的月齡,打造「容易入睡」的環境與作息,
讓寶寶安心「自己入睡」,還能安穩「一覺到天亮」!
嬰幼兒睡眠顧問江語嫣、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莎拉是個四寶媽,誠摯推薦!
──「小寶貝的睡眠是需要練習的,大人也值得好好休息。
這本書,讓父母們的夜晚不再是戰爭!」
你是否也正在為孩子的睡眠問題傷透腦筋?
寶寶半夜總是醒來、哭鬧、要喝奶;
明明吃飽了卻無法安穩入睡,一哄就是幾個小時?
其實,你不是做不好,只是沒有人告訴你怎麼做!
本書作者金智賢、金民正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嬰幼兒睡眠諮詢專家,
她們曾經是婦產科護理師,也曾經是為了孩子睡不好,每個晚上哭泣的母親。
為了克服育兒路上的挫折,她們全心投入研究嬰幼兒睡眠,
並且在美國取得兒童睡眠訓練資格,每年輔導超過 一千個家庭,
幫助無數新手爸媽、產房護理師、幼教老師,解決孩子難入眠、夜醒、白天嗜睡等困擾!
她們強調,正確的睡眠訓練並不是「放任哭泣」,
而是建立安全感的練習過程,讓寶寶安心學會自己入睡!
在本書中,她們以科學理論和臨床實證為基礎,從觀念建立、環境準備、作息安排開始,
帶你依照寶寶的月齡與特性,制定屬於自己家庭的「好眠計畫」。
——不只教寶寶如何「睡得好」,也幫全家人找回幸福的夜晚時光!
◎本書特色
特色1.【最貼心的月齡設計】0~24 個月寶寶都適用!建立「吃玩睡」的好眠循環
書中將教你依照寶寶的月齡與特性,靈活調整「吃完奶→活動→入睡」的作息安排,搭配噓拍法、抱放法、費伯法等訓練技巧,讓寶寶吃飽睡好,天天情緒穩定、健康長大!
特色2.【最有效的睡眠訓練】以專業結合自身經驗,帶孩子遠離「睡不好」的困境
作者擁有嬰幼兒睡眠師與婦產科護理師背景,也曾歷經育兒崩潰的黑暗期。她將實務經驗化為具體建議,從寶寶哭鬧的安撫方式、睡眠訊號的辨識,到出門行程打亂作息時的應變方法,幫助超過千個家庭成功解決寶寶的睡眠難題。
特色3.【最好用的實戰手冊】集結新手爸媽常見的寶寶睡眠疑問,系統化快速解惑
從小睡無法延長、翻身後睡不好,到戒奶嘴、頭型問題、高敏感寶寶的安撫難題……書中集結最多人來做嬰幼兒睡眠諮商時的問題,以淺顯易懂的說明幫助爸媽緩解育兒焦慮,理解孩子為什麼「睡不好」,又該如何「睡得好」!
特色4.【量身打造好眠作息】從入睡時間到白天活動,讓寶寶自然學會「睡好覺」
教你依寶寶的清醒時段、體力狀態,彈性安排起床與就寢時間,並根據不同月齡,提供「吃–玩–睡」的階段性作息示範,搭配餵奶建議、活動排程與安撫技巧,讓寶寶睡得飽、長得好!
特色5‧【獨家附贈作息表單】隨手紀錄、快速調整!陪你一起養出健康的好眠寶寶
書末特別收錄「嬰幼兒月齡別睡眠養成作息表」,讓疲憊爸媽不用再思考,只要按表填入清醒、入睡、喝奶等時間,就能視覺化掌握寶寶睡眠週期!在日常照顧中,建立穩定的睡眠規律。
◎掌握寶寶的好眠祕密!來自育兒專家的溫暖推薦:
(依首字筆畫排序)
唯有寶寶好睡,家長才能睡好。推薦給對於要不要進行「家庭育兒選擇」正在猶豫不決的你,這本書梳理不少面對睡眠訓練中家長的心態和想法,對於作者提到並不是每個家庭的寶寶都需要自行入睡,也沒有寶寶在哪個月齡最應該進行自行入睡的練習,這些都是家長獨立的育兒選擇,非常認同,相信每個家庭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家庭的睡眠模式。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江語嫣
作者擁有專業的訓練背景,書中提供許多有用指南及睡眠訓練表,結合專業知識及實務技巧,書中也三不五時照顧及同理,新手媽媽爸爸們育兒的不安及未知,是不可多得的嬰幼兒睡眠書籍,推薦給大家。
──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
小寶貝的睡眠是需要練習的,大人也值得好好休息。
這本書,讓父母們的夜晚不再是戰爭,讓我們重新相信,夜晚可以是溫柔的。
──幼兒英文繪本老師|莎拉是個四寶媽
作者序 寫給為寶寶睡眠而煩惱的你
第一章 認識「好眠練習」,給自己和孩子更好的選擇
用最溫和有效的方式,讓寶寶自然學會「睡好覺」
哄不睡?半夜一直醒?輕鬆改善孩子的各種「睡不好」
開始「睡眠訓練」前,爸媽要先知道的基本觀念
•不用擔心睡眠訓練會影響親子關係
•每個孩子的需求都不一樣
•依照寶寶月齡調整練習方式
•良好的睡眠可以培養出「天使寶寶」
•睡眠訓練本來就「不會一次成功」
•晚上八點是嬰幼兒的「黃金入睡期」
•即使是母乳寶寶也能進行睡眠訓練
•練習初期的哭泣是必經過程
•給予孩子溫柔而耐心的等待
在睡眠訓練中,爸媽扮演的角色是關鍵
第二章 建立「好眠心態」,不再為孩子睡不好而崩潰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媽媽?
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育兒也沒有標準的答案
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為什麼會睡不好?
遠離嬰幼兒睡眠中的危險陷阱
用安全的方法也能睡出「好看頭型」
選擇母乳和配方奶的差別
孩子的睡眠問題,也可能導致產後憂鬱
尋求產後護理師協助的溝通重點
雙胞胎寶寶的睡眠訓練
第三章 創造「好眠環境」,讓寶寶安心學會自主入睡
認識嬰幼兒睡眠的相關用語
寶寶的好眠計畫,從打造安心環境開始
乾淨才能舒適!睡前的衛生檢查時間
寶寶哭鬧的安撫妙招與「吃玩睡」循環
調整餵奶時間,讓寶寶更能輕鬆入睡
孩子需要戒夜奶嗎?該如何戒除?
「夢中餵奶」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嗎?
幫寶寶更換奶粉的方法
第四章 建立「好眠作息」,陪孩子隨著月齡健康成長
設立「起床」和「入睡」的彈性時間
是想睡還是疲倦?讀懂孩子的「睡眠訊號」
好眠第一步:掌握睡眠訓練的目標
好眠第二步:建立安心的睡前儀式
好眠第三步:選擇適合的安撫方法
好眠第四步:制定月齡別的「吃玩睡」作息
˙滿月前(1~30天)
˙1個月(30~59天)
˙2個月(60~89天)
˙3個月(90~119天)
˙4~6個月(120天~209天)
˙7~11個月(210天~330天)
˙12~14個月(小睡兩次)
˙14~24個月(小睡一次)
第五章 解惑「好眠Q&A」,陪你走過育兒路上的焦慮
寶寶睡不好,也可能是「正在發育中」
˙孩子會翻身了,但卻因為翻來翻去睡不好,該怎麼辦?
˙什麼時候應該「戒奶嘴」?實際上該怎麼做?
˙孩子睡覺吸手指是壞習慣嗎?應該制止他嗎?
˙孩子白天都睡很短,有辦法讓他睡一兩個小時嗎?
˙什麼是「飛躍期」?對睡眠有什麼影響?
˙聽說長牙時會很難睡?該怎麼辦?
˙什麼是「小睡轉換期」?
環境改變,也會是「睡不好」的原因
˙孩子每次在奶奶家睡覺都爆哭,睡眠訓練可以改善這個情況嗎?
˙從孩子幾歲開始分房睡比較好?
˙孩子快要會翻身了,還能用包巾嗎?會不會因為驚訝反射睡不好?
˙寶寶會翻身後,就不能繼續使用防側翻枕了嗎?
睡眠訓練中的常見困擾
˙白天的睡眠訓練都很順利,晚上的睡眠訓練卻好困難?
˙可以叫醒熟睡中的寶寶嗎?
˙在最後一次餵奶時,如果孩子睡著了,要叫醒他嗎?
˙「睡眠儀式」是必要的嗎?
˙孩子都一大早就醒來,有辦法可以改善嗎?
˙每次外出都會打亂作息,該如何調整呢?
不只一個孩子時,應該怎麼辦?
˙雙胞胎可以在同一個房間裡進行睡眠訓練嗎?
˙我正在懷第二胎,這時候對大寶進行睡眠訓練,會不會造成壓力?
˙我們全家都同房睡,如果生了第二胎,也可以在同一個房間做睡眠訓練嗎?
asnd作者序 寫給為寶寶睡眠而煩惱的你
第一章 認識「好眠練習」,給自己和孩子更好的選擇
用最溫和有效的方式,讓寶寶自然學會「睡好覺」
哄不睡?半夜一直醒?輕鬆改善孩子的各種「睡不好」
開始「睡眠訓練」前,爸媽要先知道的基本觀念
•不用擔心睡眠訓練會影響親子關係
•每個孩子的需求都不一樣
•依照寶寶月齡調整練習方式
•良好的睡眠可以培養出「天使寶寶」
•睡眠訓練本來就「不會一次成功」
•晚上八點是嬰幼兒的「黃金入睡期」
•即使是母乳寶寶也能進行睡眠訓練
•練習初期的哭泣是必經過程
•給予孩子溫柔而耐心的等待
在睡眠訓練中,爸媽扮演的角色是關鍵
第二章 建立「好眠心態」,不再為孩子睡不好而崩潰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媽媽?
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育兒也沒有標準的答案
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為什麼會睡不好?
遠離嬰幼兒睡眠中的危險陷阱
用安全的方法也能睡出「好看頭型」
選擇母乳和配方奶的差別
孩子的睡眠問題,也可能導致產後憂鬱
尋求產後護理師協助的溝通重點
雙胞胎寶寶的睡眠訓練
第三章 創造「好眠環境」,讓寶寶安心學會自主入睡
認識嬰幼兒睡眠的相關用語
寶寶的好眠計畫,從打造安心環境開始
乾淨才能舒適!睡前的衛生檢查時間
寶寶哭鬧的安撫妙招與「吃玩睡」循環
調整餵奶時間,讓寶寶更能輕鬆入睡
孩子需要戒夜奶嗎?該如何戒除?
「夢中餵奶」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嗎?
幫寶寶更換奶粉的方法
第四章 建立「好眠作息」,陪孩子隨著月齡健康成長
設立「起床」和「入睡」的彈性時間
是想睡還是疲倦?讀懂孩子的「睡眠訊號」
好眠第一步:掌握睡眠訓練的目標
好眠第二步:建立安心的睡前儀式
好眠第三步:選擇適合的安撫方法
好眠第四步:制定月齡別的「吃玩睡」作息
˙滿月前(1~30天)
˙1個月(30~59天)
˙2個月(60~89天)
˙3個月(90~119天)
˙4~6個月(120天~209天)
˙7~11個月(210天~330天)
˙12~14個月(小睡兩次)
˙14~24個月(小睡一次)
第五章 解惑「好眠Q&A」,陪你走過育兒路上的焦慮
寶寶睡不好,也可能是「正在發育中」
˙孩子會翻身了,但卻因為翻來翻去睡不好,該怎麼辦?
˙什麼時候應該「戒奶嘴」?實際上該怎麼做?
˙孩子睡覺吸手指是壞習慣嗎?應該制止他嗎?
˙孩子白天都睡很短,有辦法讓他睡一兩個小時嗎?
˙什麼是「飛躍期」?對睡眠有什麼影響?
˙聽說長牙時會很難睡?該怎麼辦?
˙什麼是「小睡轉換期」?
環境改變,也會是「睡不好」的原因
˙孩子每次在奶奶家睡覺都爆哭,睡眠訓練可以改善這個情況嗎?
˙從孩子幾歲開始分房睡比較好?
˙孩子快要會翻身了,還能用包巾嗎?會不會因為驚訝反射睡不好?
˙寶寶會翻身後,就不能繼續使用防側翻枕了嗎?
睡眠訓練中的常見困擾
˙白天的睡眠訓練都很順利,晚上的睡眠訓練卻好困難?
˙可以叫醒熟睡中的寶寶嗎?
˙在最後一次餵奶時,如果孩子睡著了,要叫醒他嗎?
˙「睡眠儀式」是必要的嗎?
˙孩子都一大早就醒來,有辦法可以改善嗎?
˙每次外出都會打亂作息,該如何調整呢?
不只一個孩子時,應該怎麼辦?
˙雙胞胎可以在同一個房間裡進行睡眠訓練嗎?
˙我正在懷第二胎,這時候對大寶進行睡眠訓練,會不會造成壓力?
˙我們全家都同房睡,如果生了第二胎,也可以在同一個房間做睡眠訓練嗎?
askw作者序 寫給為寶寶睡眠而煩惱的你
第一章 認識「好眠練習」,給自己和孩子更好的選擇
用最溫和有效的方式,讓寶寶自然學會「睡好覺」
哄不睡?半夜一直醒?輕鬆改善孩子的各種「睡不好」
開始「睡眠訓練」前,爸媽要先知道的基本觀念
•不用擔心睡眠訓練會影響親子關係
•每個孩子的需求都不一樣
•依照寶寶月齡調整練習方式
•良好的睡眠可以培養出「天使寶寶」
•睡眠訓練本來就「不會一次成功」
•晚上八點是嬰幼兒的「黃金入睡期」
•即使是母乳寶寶也能進行睡眠訓練
•練習初期的哭泣是必經過程
•給予孩子溫柔而耐心的等待
在睡眠訓練中,爸媽扮演的角色是關鍵
第二章 建立「好眠心態」,不再為孩子睡不好而崩潰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媽媽?
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育兒也沒有標準的答案
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為什麼會睡不好?
遠離嬰幼兒睡眠中的危險陷阱
用安全的方法也能睡出「好看頭型」
選擇母乳和配方奶的差別
孩子的睡眠問題,也可能導致產後憂鬱
尋求產後護理師協助的溝通重點
雙胞胎寶寶的睡眠訓練
第三章 創造「好眠環境」,讓寶寶安心學會自主入睡
認識嬰幼兒睡眠的相關用語
寶寶的好眠計畫,從打造安心環境開始
乾淨才能舒適!睡前的衛生檢查時間
寶寶哭鬧的安撫妙招與「吃玩睡」循環
調整餵奶時間,讓寶寶更能輕鬆入睡
孩子需要戒夜奶嗎?該如何戒除?
「夢中餵奶」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嗎?
幫寶寶更換奶粉的方法
第四章 建立「好眠作息」,陪孩子隨著月齡健康成長
設立「起床」和「入睡」的彈性時間
是想睡還是疲倦?讀懂孩子的「睡眠訊號」
好眠第一步:掌握睡眠訓練的目標
好眠第二步:建立安心的睡前儀式
好眠第三步:選擇適合的安撫方法
好眠第四步:制定月齡別的「吃玩睡」作息
˙滿月前(1~30天)
˙1個月(30~59天)
˙2個月(60~89天)
˙3個月(90~119天)
˙4~6個月(120天~209天)
˙7~11個月(210天~330天)
˙12~14個月(小睡兩次)
˙14~24個月(小睡一次)
第五章 解惑「好眠Q&A」,陪你走過育兒路上的焦慮
寶寶睡不好,也可能是「正在發育中」
˙孩子會翻身了,但卻因為翻來翻去睡不好,該怎麼辦?
˙什麼時候應該「戒奶嘴」?實際上該怎麼做?
˙孩子睡覺吸手指是壞習慣嗎?應該制止他嗎?
˙孩子白天都睡很短,有辦法讓他睡一兩個小時嗎?
˙什麼是「飛躍期」?對睡眠有什麼影響?
˙聽說長牙時會很難睡?該怎麼辦?
˙什麼是「小睡轉換期」?
環境改變,也會是「睡不好」的原因
˙孩子每次在奶奶家睡覺都爆哭,睡眠訓練可以改善這個情況嗎?
˙從孩子幾歲開始分房睡比較好?
˙孩子快要會翻身了,還能用包巾嗎?會不會因為驚訝反射睡不好?
˙寶寶會翻身後,就不能繼續使用防側翻枕了嗎?
睡眠訓練中的常見困擾
˙白天的睡眠訓練都很順利,晚上的睡眠訓練卻好困難?
˙可以叫醒熟睡中的寶寶嗎?
˙在最後一次餵奶時,如果孩子睡著了,要叫醒他嗎?
˙「睡眠儀式」是必要的嗎?
˙孩子都一大早就醒來,有辦法可以改善嗎?
˙每次外出都會打亂作息,該如何調整呢?
不只一個孩子時,應該怎麼辦?
˙雙胞胎可以在同一個房間裡進行睡眠訓練嗎?
˙我正在懷第二胎,這時候對大寶進行睡眠訓練,會不會造成壓力?
˙我們全家都同房睡,如果生了第二胎,也可以在同一個房間做睡眠訓練嗎?
金智賢
作為一名婦產科護理師,我曾在韓國和加拿大努力照顧病患,後來組建家庭,親身經歷了懷孕與生產的過程。在此期間,我開始產生疑惑:「不是說新生兒只會睡覺嗎?為什麼我的寶寶總是睡不著?為什麼其他寶寶已經能睡過夜了呢?」帶著這些疑問,我開始深入研究睡眠教育。最終,我成為美國 IPSP 認證的睡眠訓練顧問,並創辦了嬰幼兒睡眠諮詢公司「Sleep Better Baby」。
在陪伴許多家庭面對嬰兒睡眠問題的過程中,我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並擔任 IPSP 睡眠訓練專家課程的總監。我希望這本書能提升大家對睡眠訓練的認識,並傳達其重要價值,幫助更多家庭解決寶寶的睡眠困難。
Instagram:@sleepbetter.baby
金民正
我在遙遠的加拿大撫養孩子,家人分別住在韓國與瑞典。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是一位準備充分的媽媽。然而,在迎接孩子出生後,我才明白:要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媽媽的休息」與「孩子的穩定狀態」缺一不可。
事實上,這世上沒有「完美的媽媽」,每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而言都已是最好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創造母子之間的美好時光。我想把這份體悟分享給更多人。
我希望能為那些總是擔心孩子睡不飽、沒睡好的媽媽,帶來一些撫慰,也為孩子帶來充足的睡眠。這是我成為睡眠訓練專家的初衷,也因此創辦了每年幫助超過 1,000 個家庭重拾夜晚幸福的「Sleep Better Baby」。希望這本書能為更多家庭帶來幸福與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