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主題故事] 縱橫西藏大北線 一「錯」再「錯」
簡介:在廣袤的西藏高原上,從納木錯開始一路向西的「大北線」,直到阿里地區日土縣的班公錯,分佈着一條長度逾千公里,被稱為中國最美大湖地帶的湖泊密集帶,在西藏排得上名號的大湖都在這片區域:包括著名的西藏聖湖納木錯、瑪旁雍錯和當惹雍錯(苯教三大聖湖之一),藏區兩大鬼湖色林錯和拉昂錯,以及中印界湖——班公錯、媲美「天空之鏡」的扎布耶茶卡等著名湖泊。
這些壯美的湖泊,成為了無數旅客和攝影師嚮往之地,它們藍得那麼沉靜深邃,雄偉而溫柔,猝不及防地讓人感到怦然心動……
大北線在哪裡?
西藏藏北區域原本並不存在一條叫大北線的路,是探險旅遊者和攝影人對應G219國道阿里南線,把原來301省道經過的獅泉河、革吉、改則、尼瑪、班戈到那曲,返回到拉薩這段路叫阿里北線,簡稱大北線。2020年後,把原有的G317國道終點——那曲延伸到西藏崑崙山地區的阿里噶爾縣(獅泉河)。因此,原來G317國道的路程由原來的2,030公里,增加到了3,413公里。這段延伸線修建在唐古拉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東西向的羌塘大河谷之中。其北面是阿爾金山與唐古拉山脈,南面則是岡底斯山與念青唐古拉山脈,由於地勢相對低窪,該路段的河谷不僅囊括了兩個西藏最大的湖泊:魔鬼湖色林錯與聖湖納木錯之外,沿途1,383公里的G317國道延伸路段上,還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布,非常壯觀。
在藏語中「錯」是「湖」的意思,沿着大北線一路遊覽,每天邂逅不一樣的湖泊,一「錯」再「錯」還是「錯」!是最正常不過的行程。
大北線一「錯」再「錯」 西藏五大「錯」
色林錯
中國第二大湖 西藏第一大湖
顏值:★★★★ 海拔:4,530米 面積:2,391平方公里
位置:那曲申扎、班戈和尼瑪3縣交界處 特性:鹹水湖 別稱:奇林湖、色林東錯
位於岡底斯山脈北麓,湖水來自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和阿里藏布等多條河川,這些河川又連通周邊的格仁錯、吳如錯等20多個衛星小湖,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內陸湖泊群,致使色林錯的集水面積居中國內流湖之冠。
簡介:在廣袤的西藏高原上,從納木錯開始一路向西的「大北線」,直到阿里地區日土縣的班公錯,分佈着一條長度逾千公里,被稱為中國最美大湖地帶的湖泊密集帶,在西藏排得上名號的大湖都在這片區域:包括著名的西藏聖湖納木錯、瑪旁雍錯和當惹雍錯(苯教三大聖湖之一),藏區兩大鬼湖色林錯和拉昂錯,以及中印界湖——班公錯、媲美「天空之鏡」的扎布耶茶卡等著名湖泊。
這些壯美的湖泊,成為了無數旅客和攝影師嚮往之地,它們藍得那麼沉靜深邃,雄偉而溫柔,猝不及防地讓人感到怦然心動……
大北線在哪裡?
西藏藏北區域原本並不存在一條叫大北線的路,是探險旅遊者和攝影人對應G219國道阿里南線,把原來301省道經過的獅泉河、革吉、改則、尼瑪、班戈到那曲,返回到拉薩這段路叫阿里北線,簡稱大北線。2020年後,把原有的G317國道終點——那曲延伸到西藏崑崙山地區的阿里噶爾縣(獅泉河)。因此,原來G317國道的路程由原來的2,030公里,增加到了3,413公里。這段延伸線修建在唐古拉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東西向的羌塘大河谷之中。其北面是阿爾金山與唐古拉山脈,南面則是岡底斯山與念青唐古拉山脈,由於地勢相對低窪,該路段的河谷不僅囊括了兩個西藏最大的湖泊:魔鬼湖色林錯與聖湖納木錯之外,沿途1,383公里的G317國道延伸路段上,還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布,非常壯觀。
在藏語中「錯」是「湖」的意思,沿着大北線一路遊覽,每天邂逅不一樣的湖泊,一「錯」再「錯」還是「錯」!是最正常不過的行程。
大北線一「錯」再「錯」 西藏五大「錯」
色林錯
中國第二大湖 西藏第一大湖
顏值:★★★★ 海拔:4,530米 面積:2,391平方公里
位置:那曲申扎、班戈和尼瑪3縣交界處 特性:鹹水湖 別稱:奇林湖、色林東錯
位於岡底斯山脈北麓,湖水來自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和阿里藏布等多條河川,這些河川又連通周邊的格仁錯、吳如錯等20多個衛星小湖,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內陸湖泊群,致使色林錯的集水面積居中國內流湖之冠。
章節目錄
[一哥攝影講堂] 濕地影事意趣盎然(一) 塱原掀起荷塘攝影
簡介:自從香港新界北部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在去年11月向公眾開放,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掀起一波又一波攝影熱。尤其在今年夏季,人們發現塱原濕地的荷塘竟有7、8口之多,處處繁花盛放,於是攝影愛好者更加忙碌起來,紛紛跨過雙魚河橋,雲集塱原濕地。
美荷融入濕地生趣
以前,香港的「荷塘君子」們苦於本地荷塘不多,只有數口公園小池或荒溪野荷,規模零星寥落……很多人只好赴深圳洪湖過一把荷花癮。每逢荷影旺季,必是酷暑時日,滿負輜重武器前往洪湖的「荷塘之旅」必定揮汗如雨,不可謂不辛苦!
塱原濕地由400多塊農地連接組成,包括西洋菜田、通菜田、水螆田、魚塘、沼澤、水溝等濕地生境,又有不少可愛的水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濕地生境中,而當中夾雜了多口半人工的荷塘,平時不惹眼,但一到花季就驚艷奪目。被嚇一跳的「荷塘君子」讚嘆道:塱原是「香港的洪湖」!
面積約37公頃的公園分為遊客區、農業區和生態區。荷塘散佈在佔地11公頃的農業區和佔地21公頃的生態區,遊人漫步其中,憑肉眼也很容易發現,亮麗的荷花仙子在近處、在遠方,向你招展笑顏。
我覺得,比起深圳洪湖那些長得高大而密集不透風的荷葉、荷花,塱原的荷塘大不相同。塱原的荷塘是散佈在各種濕地生態中,融合了四面八方不同的生趣。塱原的地勢較低窪,荒廢農地常有積水,形成沼澤,成為水鳥棲息、繁殖處。在這樣的生境中拍攝,不但可以欣賞荷花和綠田園風光,不少人士喜歡連帶拍攝濕地的水鳥。訪客區設有觀鳥屋,人在掩蔽的空間攝鳥,鳥兒近在咫尺,又是一種令人驚喜的體驗。
注重意韻表現,巧用反射鏡頭
中國人追求畫意和水墨味。荷的不同形態,都與中國水墨畫有着韻味相通的關係,中國畫的「大潑墨」畫法,往往在畫荷時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
同樣,在拍攝荷花時,攝影人也或多或少地在追求「墨荷」的畫意,通過各種攝影技巧來表現「水墨淋漓」的效果,玩味着濃淡、虛實、疏密、聚散等變化,讓作品富有「筆墨情趣」。 常用的方法就是用長焦鏡頭以大光圈來拍攝,以得到淺景深的效果。這樣,既突出了主體,又簡化及虛化了背景,去掉了雜亂的因素。虛化,其實就是產生水漾朦朧意趣的手段。反射式鏡頭更是拍攝荷花的利器。這種鏡頭的光學結構可使焦點以外的景物線條產生別具一格的朦朧感。另一特點是能使焦點以外的高光斑點幻化成美麗的光環,富有裝飾美。
簡介:自從香港新界北部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在去年11月向公眾開放,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掀起一波又一波攝影熱。尤其在今年夏季,人們發現塱原濕地的荷塘竟有7、8口之多,處處繁花盛放,於是攝影愛好者更加忙碌起來,紛紛跨過雙魚河橋,雲集塱原濕地。
美荷融入濕地生趣
以前,香港的「荷塘君子」們苦於本地荷塘不多,只有數口公園小池或荒溪野荷,規模零星寥落……很多人只好赴深圳洪湖過一把荷花癮。每逢荷影旺季,必是酷暑時日,滿負輜重武器前往洪湖的「荷塘之旅」必定揮汗如雨,不可謂不辛苦!
塱原濕地由400多塊農地連接組成,包括西洋菜田、通菜田、水螆田、魚塘、沼澤、水溝等濕地生境,又有不少可愛的水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濕地生境中,而當中夾雜了多口半人工的荷塘,平時不惹眼,但一到花季就驚艷奪目。被嚇一跳的「荷塘君子」讚嘆道:塱原是「香港的洪湖」!
面積約37公頃的公園分為遊客區、農業區和生態區。荷塘散佈在佔地11公頃的農業區和佔地21公頃的生態區,遊人漫步其中,憑肉眼也很容易發現,亮麗的荷花仙子在近處、在遠方,向你招展笑顏。
我覺得,比起深圳洪湖那些長得高大而密集不透風的荷葉、荷花,塱原的荷塘大不相同。塱原的荷塘是散佈在各種濕地生態中,融合了四面八方不同的生趣。塱原的地勢較低窪,荒廢農地常有積水,形成沼澤,成為水鳥棲息、繁殖處。在這樣的生境中拍攝,不但可以欣賞荷花和綠田園風光,不少人士喜歡連帶拍攝濕地的水鳥。訪客區設有觀鳥屋,人在掩蔽的空間攝鳥,鳥兒近在咫尺,又是一種令人驚喜的體驗。
注重意韻表現,巧用反射鏡頭
中國人追求畫意和水墨味。荷的不同形態,都與中國水墨畫有着韻味相通的關係,中國畫的「大潑墨」畫法,往往在畫荷時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
同樣,在拍攝荷花時,攝影人也或多或少地在追求「墨荷」的畫意,通過各種攝影技巧來表現「水墨淋漓」的效果,玩味着濃淡、虛實、疏密、聚散等變化,讓作品富有「筆墨情趣」。 常用的方法就是用長焦鏡頭以大光圈來拍攝,以得到淺景深的效果。這樣,既突出了主體,又簡化及虛化了背景,去掉了雜亂的因素。虛化,其實就是產生水漾朦朧意趣的手段。反射式鏡頭更是拍攝荷花的利器。這種鏡頭的光學結構可使焦點以外的景物線條產生別具一格的朦朧感。另一特點是能使焦點以外的高光斑點幻化成美麗的光環,富有裝飾美。
看更多
收起來
[一哥攝影講堂] 濕地影事意趣盎然(一) 塱原掀起荷塘攝影
簡介:自從香港新界北部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在去年11月向公眾開放,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掀起一波又一波攝影熱。尤其在今年夏季,人們發現塱原濕地的荷塘竟有7、8口之多,處處繁花盛放,於是攝影愛好者更加忙碌起來,紛紛跨過雙魚河橋,雲集塱原濕地。
美荷融入濕地生趣
以前,香港的「荷塘君子」們苦於本地荷塘不多,只有數口公園小池或荒溪野荷,規模零星寥落……很多人只好赴深圳洪湖過一把荷花癮。每逢荷影旺季,必是酷暑時日,滿負輜重武器前往洪湖的「荷塘之旅」必定揮汗如雨,不可謂不辛苦!
塱原濕地由400多塊農地連接組成,包括西洋菜田、通菜田、水螆田、魚塘、沼澤、水溝等濕地生境,又有不少可愛的水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濕地生境中,而當中夾雜了多口半人工的荷塘,平時不惹眼,但一到花季就驚艷奪目。被嚇一跳的「荷塘君子」讚嘆道:塱原是「香港的洪湖」!
面積約37公頃的公園分為遊客區、農業區和生態區。荷塘散佈在佔地11公頃的農業區和佔地21公頃的生態區,遊人漫步其中,憑肉眼也很容易發現,亮麗的荷花仙子在近處、在遠方,向你招展笑顏。
我覺得,比起深圳洪湖那些長得高大而密集不透風的荷葉、荷花,塱原的荷塘大不相同。塱原的荷塘是散佈在各種濕地生態中,融合了四面八方不同的生趣。塱原的地勢較低窪,荒廢農地常有積水,形成沼澤,成為水鳥棲息、繁殖處。在這樣的生境中拍攝,不但可以欣賞荷花和綠田園風光,不少人士喜歡連帶拍攝濕地的水鳥。訪客區設有觀鳥屋,人在掩蔽的空間攝鳥,鳥兒近在咫尺,又是一種令人驚喜的體驗。
注重意韻表現,巧用反射鏡頭
中國人追求畫意和水墨味。荷的不同形態,都與中國水墨畫有着韻味相通的關係,中國畫的「大潑墨」畫法,往往在畫荷時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
同樣,在拍攝荷花時,攝影人也或多或少地在追求「墨荷」的畫意,通過各種攝影技巧來表現「水墨淋漓」的效果,玩味着濃淡、虛實、疏密、聚散等變化,讓作品富有「筆墨情趣」。 常用的方法就是用長焦鏡頭以大光圈來拍攝,以得到淺景深的效果。這樣,既突出了主體,又簡化及虛化了背景,去掉了雜亂的因素。虛化,其實就是產生水漾朦朧意趣的手段。反射式鏡頭更是拍攝荷花的利器。這種鏡頭的光學結構可使焦點以外的景物線條產生別具一格的朦朧感。另一特點是能使焦點以外的高光斑點幻化成美麗的光環,富有裝飾美。
簡介:自從香港新界北部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在去年11月向公眾開放,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掀起一波又一波攝影熱。尤其在今年夏季,人們發現塱原濕地的荷塘竟有7、8口之多,處處繁花盛放,於是攝影愛好者更加忙碌起來,紛紛跨過雙魚河橋,雲集塱原濕地。
美荷融入濕地生趣
以前,香港的「荷塘君子」們苦於本地荷塘不多,只有數口公園小池或荒溪野荷,規模零星寥落……很多人只好赴深圳洪湖過一把荷花癮。每逢荷影旺季,必是酷暑時日,滿負輜重武器前往洪湖的「荷塘之旅」必定揮汗如雨,不可謂不辛苦!
塱原濕地由400多塊農地連接組成,包括西洋菜田、通菜田、水螆田、魚塘、沼澤、水溝等濕地生境,又有不少可愛的水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濕地生境中,而當中夾雜了多口半人工的荷塘,平時不惹眼,但一到花季就驚艷奪目。被嚇一跳的「荷塘君子」讚嘆道:塱原是「香港的洪湖」!
面積約37公頃的公園分為遊客區、農業區和生態區。荷塘散佈在佔地11公頃的農業區和佔地21公頃的生態區,遊人漫步其中,憑肉眼也很容易發現,亮麗的荷花仙子在近處、在遠方,向你招展笑顏。
我覺得,比起深圳洪湖那些長得高大而密集不透風的荷葉、荷花,塱原的荷塘大不相同。塱原的荷塘是散佈在各種濕地生態中,融合了四面八方不同的生趣。塱原的地勢較低窪,荒廢農地常有積水,形成沼澤,成為水鳥棲息、繁殖處。在這樣的生境中拍攝,不但可以欣賞荷花和綠田園風光,不少人士喜歡連帶拍攝濕地的水鳥。訪客區設有觀鳥屋,人在掩蔽的空間攝鳥,鳥兒近在咫尺,又是一種令人驚喜的體驗。
注重意韻表現,巧用反射鏡頭
中國人追求畫意和水墨味。荷的不同形態,都與中國水墨畫有着韻味相通的關係,中國畫的「大潑墨」畫法,往往在畫荷時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
同樣,在拍攝荷花時,攝影人也或多或少地在追求「墨荷」的畫意,通過各種攝影技巧來表現「水墨淋漓」的效果,玩味着濃淡、虛實、疏密、聚散等變化,讓作品富有「筆墨情趣」。 常用的方法就是用長焦鏡頭以大光圈來拍攝,以得到淺景深的效果。這樣,既突出了主體,又簡化及虛化了背景,去掉了雜亂的因素。虛化,其實就是產生水漾朦朧意趣的手段。反射式鏡頭更是拍攝荷花的利器。這種鏡頭的光學結構可使焦點以外的景物線條產生別具一格的朦朧感。另一特點是能使焦點以外的高光斑點幻化成美麗的光環,富有裝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