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輕鬆讀 NO.1029 蘋果在中國
出版日期:2025/07/09
出版:大師輕鬆讀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EPUB(適合手機)
頁數:46
出版:大師輕鬆讀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EPUB(適合手機)
頁數:46

內容簡介
NO.1029 蘋果在中國|中英對照
全球最強企業的陷落
APPLE IN CHINA
The Captur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any
原書作者:派屈克.麥吉(Patrick McGee)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等名人推薦
★亞馬遜書店排行榜暢銷書
全球最強企業的陷落
APPLE IN CHINA
The Captur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any
原書作者:派屈克.麥吉(Patrick McGee)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等名人推薦
★亞馬遜書店排行榜暢銷書
章節目錄
重點導讀 全球最強企業的陷落
蘋果可能征服了中國市場,但同樣地,中國市場也俘虜了蘋果。如今,蘋果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究竟要主動引領這場攸關道德與商業的清算,還是被動迎接未來無可避免的反撲?
Chapter 1 拯救蘋果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蘋果是時尚設計與道德品牌的典範,是創意、隱私與科技美學的象徵。長期以來,蘋果一直將自己塑造成一股良善的力量,積極倡導創新、使用者權益和不同凡想。然而,在這個標誌性的形象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複雜、更不為人知的現實,一個與中國密不可分的現實。
Chapter 2 蘋果轉向中國
那麼,蘋果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蘋果經過深思熟慮、持續不懈的調整,從美國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轉變為全球對中國依賴最深的跨國公司之一。這個轉變並非偶然,而是一場策略性、有意識的布局,與富士康的崛起、中國的經濟雄心以及蘋果對規模和完美的極致追求,緊密相連。
Chapter 3 精心打造的帝國
到了2000年代中期,蘋果正處於轉型關鍵時期。此時的蘋果不再只是推出時尚的電子產品,而是開始全面擴張,掌控整個生態系統。而這一切轉變的核心正是中國。因為種種機制,蘋果才能從高端裝置製造商,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當然,轉變的背後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Chapter 4 不惜一切追求成長
到了2010年代,蘋果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曾經僅是生產基地的中國,如今也已成為它最重要的成長市場。然而,蘋果的持續崛起建立在一個心照不宣的交換條件上:蘋果對中國的依賴,遠勝於中國對蘋果的需求,這種不平衡幾乎主導了蘋果在這10年間的所有重大決策。
Chapter 5 背棄承諾
蘋果長期以來整個品牌理念都建立在一個簡潔而強大的核心概念上:「加州設計」。這句話暗示著創新、創意,以及西方崇尚的個人主義與自由價值。然而,隨著蘋果與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密,這句話開始顯得空洞,不僅在蘋果的批評者眼中如此,就連公司內部也有人開始質疑。
Chapter 6 根深蒂固,難以自拔
從2010年代後期到2020年代初期,蘋果在中國的布局不僅龐大,簡直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這家公司擁有全球最先進的供應鏈體系,但幾乎全部都扎根在中國。過去曾被視為效率卓越的系統,如今看來卻過於集中、風險極高。蘋果90%以上的硬體產品──包括iPhone、MacBook和iPad──都在中國組裝,主力廠商則是富士康。鄭州的「iPhone城」已經發展成龐大的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座工廠。數以百萬中國工人的生計仰賴於此,而蘋果也離不開他們。
結論 蘋果無法迴避的算帳時刻
總的來看,蘋果與中國的關係遠不只是企業策略,它揭露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矛盾現象:這家標榜創意、個性和自由的公司,實際上卻深度依賴一個壓制這些價值的政治體系。如果沒有中國,蘋果不可能躍升為全球霸主,但為了維持這個地位,它不斷做出妥協,也讓自身的道德權威逐漸被侵蝕。
延伸閱讀 蘋果的中國賭注
蘋果的崛起,不只靠創新設計,更關鍵的是它背後強大的供應鏈。賈伯斯帶領公司重生,但真正讓蘋果稱霸全球的,是那個深植中國的製造網絡。
蘋果可能征服了中國市場,但同樣地,中國市場也俘虜了蘋果。如今,蘋果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究竟要主動引領這場攸關道德與商業的清算,還是被動迎接未來無可避免的反撲?
Chapter 1 拯救蘋果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蘋果是時尚設計與道德品牌的典範,是創意、隱私與科技美學的象徵。長期以來,蘋果一直將自己塑造成一股良善的力量,積極倡導創新、使用者權益和不同凡想。然而,在這個標誌性的形象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複雜、更不為人知的現實,一個與中國密不可分的現實。
Chapter 2 蘋果轉向中國
那麼,蘋果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蘋果經過深思熟慮、持續不懈的調整,從美國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轉變為全球對中國依賴最深的跨國公司之一。這個轉變並非偶然,而是一場策略性、有意識的布局,與富士康的崛起、中國的經濟雄心以及蘋果對規模和完美的極致追求,緊密相連。
Chapter 3 精心打造的帝國
到了2000年代中期,蘋果正處於轉型關鍵時期。此時的蘋果不再只是推出時尚的電子產品,而是開始全面擴張,掌控整個生態系統。而這一切轉變的核心正是中國。因為種種機制,蘋果才能從高端裝置製造商,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當然,轉變的背後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Chapter 4 不惜一切追求成長
到了2010年代,蘋果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曾經僅是生產基地的中國,如今也已成為它最重要的成長市場。然而,蘋果的持續崛起建立在一個心照不宣的交換條件上:蘋果對中國的依賴,遠勝於中國對蘋果的需求,這種不平衡幾乎主導了蘋果在這10年間的所有重大決策。
Chapter 5 背棄承諾
蘋果長期以來整個品牌理念都建立在一個簡潔而強大的核心概念上:「加州設計」。這句話暗示著創新、創意,以及西方崇尚的個人主義與自由價值。然而,隨著蘋果與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密,這句話開始顯得空洞,不僅在蘋果的批評者眼中如此,就連公司內部也有人開始質疑。
Chapter 6 根深蒂固,難以自拔
從2010年代後期到2020年代初期,蘋果在中國的布局不僅龐大,簡直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這家公司擁有全球最先進的供應鏈體系,但幾乎全部都扎根在中國。過去曾被視為效率卓越的系統,如今看來卻過於集中、風險極高。蘋果90%以上的硬體產品──包括iPhone、MacBook和iPad──都在中國組裝,主力廠商則是富士康。鄭州的「iPhone城」已經發展成龐大的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座工廠。數以百萬中國工人的生計仰賴於此,而蘋果也離不開他們。
結論 蘋果無法迴避的算帳時刻
總的來看,蘋果與中國的關係遠不只是企業策略,它揭露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矛盾現象:這家標榜創意、個性和自由的公司,實際上卻深度依賴一個壓制這些價值的政治體系。如果沒有中國,蘋果不可能躍升為全球霸主,但為了維持這個地位,它不斷做出妥協,也讓自身的道德權威逐漸被侵蝕。
延伸閱讀 蘋果的中國賭注
蘋果的崛起,不只靠創新設計,更關鍵的是它背後強大的供應鏈。賈伯斯帶領公司重生,但真正讓蘋果稱霸全球的,是那個深植中國的製造網絡。
看更多
收起來
重點導讀 全球最強企業的陷落
蘋果可能征服了中國市場,但同樣地,中國市場也俘虜了蘋果。如今,蘋果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究竟要主動引領這場攸關道德與商業的清算,還是被動迎接未來無可避免的反撲?
Chapter 1 拯救蘋果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蘋果是時尚設計與道德品牌的典範,是創意、隱私與科技美學的象徵。長期以來,蘋果一直將自己塑造成一股良善的力量,積極倡導創新、使用者權益和不同凡想。然而,在這個標誌性的形象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複雜、更不為人知的現實,一個與中國密不可分的現實。
Chapter 2 蘋果轉向中國
那麼,蘋果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蘋果經過深思熟慮、持續不懈的調整,從美國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轉變為全球對中國依賴最深的跨國公司之一。這個轉變並非偶然,而是一場策略性、有意識的布局,與富士康的崛起、中國的經濟雄心以及蘋果對規模和完美的極致追求,緊密相連。
Chapter 3 精心打造的帝國
到了2000年代中期,蘋果正處於轉型關鍵時期。此時的蘋果不再只是推出時尚的電子產品,而是開始全面擴張,掌控整個生態系統。而這一切轉變的核心正是中國。因為種種機制,蘋果才能從高端裝置製造商,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當然,轉變的背後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Chapter 4 不惜一切追求成長
到了2010年代,蘋果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曾經僅是生產基地的中國,如今也已成為它最重要的成長市場。然而,蘋果的持續崛起建立在一個心照不宣的交換條件上:蘋果對中國的依賴,遠勝於中國對蘋果的需求,這種不平衡幾乎主導了蘋果在這10年間的所有重大決策。
Chapter 5 背棄承諾
蘋果長期以來整個品牌理念都建立在一個簡潔而強大的核心概念上:「加州設計」。這句話暗示著創新、創意,以及西方崇尚的個人主義與自由價值。然而,隨著蘋果與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密,這句話開始顯得空洞,不僅在蘋果的批評者眼中如此,就連公司內部也有人開始質疑。
Chapter 6 根深蒂固,難以自拔
從2010年代後期到2020年代初期,蘋果在中國的布局不僅龐大,簡直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這家公司擁有全球最先進的供應鏈體系,但幾乎全部都扎根在中國。過去曾被視為效率卓越的系統,如今看來卻過於集中、風險極高。蘋果90%以上的硬體產品──包括iPhone、MacBook和iPad──都在中國組裝,主力廠商則是富士康。鄭州的「iPhone城」已經發展成龐大的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座工廠。數以百萬中國工人的生計仰賴於此,而蘋果也離不開他們。
結論 蘋果無法迴避的算帳時刻
總的來看,蘋果與中國的關係遠不只是企業策略,它揭露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矛盾現象:這家標榜創意、個性和自由的公司,實際上卻深度依賴一個壓制這些價值的政治體系。如果沒有中國,蘋果不可能躍升為全球霸主,但為了維持這個地位,它不斷做出妥協,也讓自身的道德權威逐漸被侵蝕。
延伸閱讀 蘋果的中國賭注
蘋果的崛起,不只靠創新設計,更關鍵的是它背後強大的供應鏈。賈伯斯帶領公司重生,但真正讓蘋果稱霸全球的,是那個深植中國的製造網絡。
蘋果可能征服了中國市場,但同樣地,中國市場也俘虜了蘋果。如今,蘋果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究竟要主動引領這場攸關道德與商業的清算,還是被動迎接未來無可避免的反撲?
Chapter 1 拯救蘋果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蘋果是時尚設計與道德品牌的典範,是創意、隱私與科技美學的象徵。長期以來,蘋果一直將自己塑造成一股良善的力量,積極倡導創新、使用者權益和不同凡想。然而,在這個標誌性的形象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複雜、更不為人知的現實,一個與中國密不可分的現實。
Chapter 2 蘋果轉向中國
那麼,蘋果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蘋果經過深思熟慮、持續不懈的調整,從美國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轉變為全球對中國依賴最深的跨國公司之一。這個轉變並非偶然,而是一場策略性、有意識的布局,與富士康的崛起、中國的經濟雄心以及蘋果對規模和完美的極致追求,緊密相連。
Chapter 3 精心打造的帝國
到了2000年代中期,蘋果正處於轉型關鍵時期。此時的蘋果不再只是推出時尚的電子產品,而是開始全面擴張,掌控整個生態系統。而這一切轉變的核心正是中國。因為種種機制,蘋果才能從高端裝置製造商,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當然,轉變的背後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Chapter 4 不惜一切追求成長
到了2010年代,蘋果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曾經僅是生產基地的中國,如今也已成為它最重要的成長市場。然而,蘋果的持續崛起建立在一個心照不宣的交換條件上:蘋果對中國的依賴,遠勝於中國對蘋果的需求,這種不平衡幾乎主導了蘋果在這10年間的所有重大決策。
Chapter 5 背棄承諾
蘋果長期以來整個品牌理念都建立在一個簡潔而強大的核心概念上:「加州設計」。這句話暗示著創新、創意,以及西方崇尚的個人主義與自由價值。然而,隨著蘋果與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密,這句話開始顯得空洞,不僅在蘋果的批評者眼中如此,就連公司內部也有人開始質疑。
Chapter 6 根深蒂固,難以自拔
從2010年代後期到2020年代初期,蘋果在中國的布局不僅龐大,簡直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這家公司擁有全球最先進的供應鏈體系,但幾乎全部都扎根在中國。過去曾被視為效率卓越的系統,如今看來卻過於集中、風險極高。蘋果90%以上的硬體產品──包括iPhone、MacBook和iPad──都在中國組裝,主力廠商則是富士康。鄭州的「iPhone城」已經發展成龐大的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座工廠。數以百萬中國工人的生計仰賴於此,而蘋果也離不開他們。
結論 蘋果無法迴避的算帳時刻
總的來看,蘋果與中國的關係遠不只是企業策略,它揭露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矛盾現象:這家標榜創意、個性和自由的公司,實際上卻深度依賴一個壓制這些價值的政治體系。如果沒有中國,蘋果不可能躍升為全球霸主,但為了維持這個地位,它不斷做出妥協,也讓自身的道德權威逐漸被侵蝕。
延伸閱讀 蘋果的中國賭注
蘋果的崛起,不只靠創新設計,更關鍵的是它背後強大的供應鏈。賈伯斯帶領公司重生,但真正讓蘋果稱霸全球的,是那個深植中國的製造網絡。